首页 > 车市动态 > 正文

平行进口车短期难言乐观 售后服务存在瑕疵
2015-07-05 15:39: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论:0 点击:

 价格优势不明显加上售后服务存在瑕疵,让平行进口车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认为,能为平行进口车带来利好的,或是即将出台的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

  价格优势不明显加上售后服务存在瑕疵,让平行进口车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认为,能为平行进口车带来利好的,或是即将出台的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

  平行进口车“叫好不叫座”

  平行进口车概念近来十分火爆,上海、天津、广东都相继开展了平行进口车业务。不仅如此,平行进口车还盯上了电商。截至目前,天猫网站已有6家平行进口车商进驻,上个月上海自贸区也宣布同阿里汽车合作,将实体店搬到网上。

  不过,“遍地开花”的平行进口车市场,并没有像看上去那样美。

  据了解,上海自贸区试点平行进口开始一个月后仅销售了20辆汽车。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半年,上海自贸区17家企业的平行进口车订单数量不足100辆,而真实的交车数字仅有几十辆。

  记者近来也发现,那些挂在网上标注“平行进口”的豪华车也很“冷清”,其月销量纪录非0即1。

  “前段时间对平行进口车很感兴趣,但现在会再重新考虑。”近期有购车意向的上海消费者陈先生日前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车市里逛了一个多星期后,感觉价格会更便宜一些的平行进口车,实际上优势并不明显。“目前上海自贸区在售的奥迪Q7 35TFSI中东版的价格为64万元,国内与之配置相近的奥迪Q7 35TFSI运动型的官方指导价为89.7万元,但终端实际售价为68.2万元。细算下来,平行进口的中东版Q7价格优势仅为4.2万元,但要搭上售后服务不给力的风险。”

  对此,资深汽车专家贾新光提醒消费者,价格优势不足以成为购车的决定性因素,售后服务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平行进口车项目刚刚启动不久,整个市场机制都在建设当中,尚未完善,消费者不宜急着出手。有同样观点的某汽车分析人士指出,除解决消费者的“三包”服务外,平行进口汽车全面落地仍需要时间和实践检验。

  另外,在政策面上,平行进口车也遭遇了拦路虎。“眼下,平行进口汽车依然要经过我国有关部门的3C认证,如路试和碰撞试验,发动机和传感器等系统要调校,电脑要汉化,从排放到性能再到其他所有方面都得达到中国标准要求,得到VIN码验证,方可上牌。形势更严峻的是,未来小3C认证将对大排量的车型彻底‘关门’了。”一位多年从事于平行进口车业内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称,从6月1日起,经销企业在核算年度内所进口的汽车,如果达不到平均燃料消耗量6.9升/100公里以下的标准,不再新增小3C证(未经厂商授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车型,原有车型额度用完也不再新增小3C证。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汽车生产企业,平行进口汽车公司进口的几乎都是大排量、高油耗的汽车,不可能做到平均燃料消耗量6.9升/100公里以下。不发小3C证,相当于封杀了经销商的主要进口渠道。按照这个规定,要么减少小3C证的进口量,要么只能进口小排量汽车或电动车,但这些车型竞争激烈,平行进口不会有什么价格优势。

  售后服务规范推行“乏力”

  除价格外,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最在乎的是平行进口车的售后问题。事实上,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到汽车卖场都在试图在售后问题上有所“突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于今年5月15日发布《平行进口汽车市场售后服务规范》,并正式实施;而早在去年9月,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就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签订协议首次推出汽车三包险种,以期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平行进口汽车联盟等单位起草的《平行进口汽车售后服务规范》显示,未来平行进口汽车各相关方都要各负其责,包括对平行进口汽车质量担保服务供应商、售后服务企业提出严格的资质要求。

  但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由于《平行进口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只是行业标准,并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故在执行效果上将大打折扣。”

  有业界人士表示,现有4S店不愿承担平行进口车型的维修保养工作。而平行进口商承诺的售后服务体系,因为不拥有相关车型的电脑数据,所以无法起到真正的售后服务维修作用,只能提供一般的保养功能。即便4S店愿意承担平行进口车型的维修保养工作,但由于平行进口车型大多来源复杂,数量稀少,因而不可能保证足够的零配件供应,除非从法规层面对此做出限制与约束,从经营角度讲,这是一个不可能的预期。所以,对于平行进口汽车的部分零配件来说,可能要面对等货周期长、产品价格高甚至奇高的局面。

  或借反垄断新规“突围”

  对平行进口车来说,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的起草或许是个好消息。

  记者此前获悉,一份针对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已经正式启动研究起草工作。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是国内第一份与《反垄断法》配套的执法细则。对这份指南的出台,无论是官方的解释还是业内的分析,都是“意味着汽车反垄断将进入常态”。

  据悉,自2014年初以来,发改委针对汽车行业反垄断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涉及中外汽车制造商、上游供应商、授权经销商,目前已认定若干企业存在垄断行为,并依法作出系列处罚决定。据专家分析,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具体表现在:汽车企业对整车、配件、售后服务的价格进行限定,对整车和配件的转售价格进行限定以及原厂配件专供等行为。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何界定整车企业限制平行进口车业务是否涉及垄断尚有难度,但如果界定这些跨国公司限制零部件“平行进口”的措施是否为涉嫌垄断行为,则相对容易。比如平行进口车辆出现问题,要求品牌车企在各地4S店提供零部件支持时,遭到拒绝;或者虽然没有拒绝,但是相对于同一车型的中规车车主,给予歧视待遇或者要求更高价格,做出类似意思表示的车企则涉嫌垄断。因为对于一些核心零部件的提供和维修服务,只有品牌4S店可以提供,在市场上存在不可替代性。

  对此,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反垄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伟认为,就售后维修和配件供应来说,整车厂商在品牌内配件供应市场上往往存在支配地位,而平行进口厂商对配件供应等的需求却常常遭遇整车厂商的歧视对待。“整车厂商限制4S店对平行进口车车主提供售后服务,将存在垄断风险。”

  因为,按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等。

  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出台后一直面临“叫好不叫座”尴尬局面的平行进口车或迎来利好。“如果平行进口车未来能充分利用好法律因素,比如很多限制因素涉嫌触犯国家的反垄断新规,不排除其有‘翻身’大发展的可能。”




相关热词搜索:进口车 瑕疵 短期

上一篇:新能源车摇号本期中签率88%
下一篇:2015年6月份汽车销量排行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