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员峰桥,坠桥原因待查 ■死者均20多岁,半月前从小榄转到城区做生意 |
![]() ![]() 警察在现场寻找车辆的位置。 ![]() 事故现场许多市民围观。 ![]() 蛙人下水,寻找车辆的位置。 ![]() 经过近4个小时努力,车辆被打捞上岸,交警正在现场勘查。 昨日凌晨2点10分,一辆由西向东的丰田卡罗拉轿车,撞开员峰桥封桥的护栏后,又快速冲往桥中心,这时,桥中心的吊桥已经被升到半空,小车从缺口坠入河中。3个小时后小车被捞起,车内的两个小伙子已经死亡。 背景 出事司机半月前刚到城区 交警支队昨日上午向媒体通报,驾驶人姓林,而副驾位置上的男性乘客身份不明。汽车坠桥的原因待查。 昨日中午,记者在市殡仪馆门前,刚好碰到死者林某的10多位亲属。他们都蹲在地上,两位女士在哭泣。其中一位亲属告诉记者,死者小林只有23岁,另外一死者也是他们的亲友,同样才20岁出头。小林是福建人,之前一直在小榄做五金生意,可惜生意不好,半个月前到市区准备重新开始。而他的车刚买不久,投了全保。 疑问 出事是人的错还是桥的错 根据交警调查,小车由西区北苑食街往莲员西路方向行驶。不少围观群众议论驾驶者是不是刚吃完夜宵喝酒了。而且根据当时目击者介绍,被撞的护栏到坠桥的位置有10多米,而车却没刹住,说明驾驶人反应很慢,车速度也很快。驾驶人是否醉驾,记者昨天在交警部门没有得到核实。 不过,亲属提出了一个疑问:员峰桥封桥的护栏是不锈钢,在夜晚很难看见,为什么10多米宽的护栏不贴上反光条呢?作为桥的维护者,是不是也有责任?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锈钢护栏在夜色中的确有些朦胧,护栏上没有醒目标志,只在护栏的两端竖着两个反光立柱。 家属还认为,从西往东上桥,要经过一个弧形的弯,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提前把警示牌做得醒目,否则不熟悉情况的司机很容易中招。 目前,家属已委托律师进行取证。 (雷小姐报料费150元) 现场 事发时员峰桥已经升起 2点40分,记者赶到员峰桥,但见桥的两头已被警戒线封锁,吊桥升起在半空,两辆巡艇在桥下不停转悠,以确定小车的位置。“我们刚封了桥,还在监控室里起吊桥,吊桥还没完全升起,那车就冲过来了,接着听到‘嘭’的巨响,车就掉河里了。”吊桥监控室的黄师傅这样形容事发的瞬间。原来,为了让船只通行岐江河,凌晨2:00—4:00,员峰桥的一段桥面会被吊起,桥两端用不锈钢栅栏封锁。 保安林先生目击了小车坠河的过程,他当时正在河东堤岸看着对面。据他描述,一辆银白色小车飞快开来,撞开护栏后又冲到桥中心,车到桥的边缘时暂停了一下,可这时车的前半部已经悬空,停了几秒车就掉水里了。林先生和一同事跑近再看,小车已经没入河水中。没有路人敢去营救,有人马上报了警。 入水3小时小车被捞起 3点20分,记者看到“蛙人”出现,此时蛙人没有穿装备服,但坐在巡艇里,不断用竹篙插入水中试探。其间,吊车也到场。 确定车沉没方位的过程显得特别漫长,直到4点30分,才见两个背着氧气筒的“蛙人”跳入水里,他们身上绑着绳索,入水又出来,反反复复。到了4点50分,现场的警察向记者表示,还没有确定车的方位。 到5点02分,巡逻艇开走,剩下几个“蛙人”在水里。5点12分,吊车的吊钩在“蛙人”的引导下徐徐入水。3分钟后,开始起吊,车子慢慢露出“屁股”,车身出水2/3左右时,吊钩停住,另一个吊钩降下,在“蛙人”的帮助下勾住车头部位。 5点23分,小车被侧身吊起,放落在桥面。摆正后,记者看到,小车的车顶发生了凹陷,车头盖翘起,挡风玻璃出现裂纹,其他地方完好,车牌清晰可见。 一位警察用手电筒探照了一下车内,对同事竖起了2根指头,说了声:“男的”。 5点50分,两辆殡仪车先后到来。殡仪馆工作人员从车的前排,抬出两具尸体。从衣着判断,两名死者年龄都在25岁左右,据一位警察称,车捞起时,死者身上还绑着安全带。 |
小车坠岐江两小伙溺亡
2010-03-25 00:00: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事发员峰桥,坠桥原因待查 ■死者均20多岁,半月前从小榄转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年前醉驾拖到现在还得被拘
下一篇:围剿酒驾收获了什么? 醉驾入刑呼声高涨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评论排行
- ·公安部十六条便民措施(4)
- ·玉林开通异地驾考 广西...(4)
- ·28封单眼视障者来信:期望...(3)
- ·驾考通过率不高 难度增加?(1)
- ·厦门东正驾校暴力教练被...(1)
- ·今年首批残障考生参加驾...(1)
- ·驾考五次不过概率低?重...(1)
- ·广州有望10月起实现跨区驾考(1)
- ·崭除驾考乱象必须尽早解...(1)
- ·“先学后付”考驾照 或...(1)
- ·驾考自主约考首日 超十...(1)
- ·闽6月起驾考规定变化 科...(1)
- ·道路不平 影响驾考直行...(1)
- ·驾照考试将发生七大变化(1)
- ·雨天后视镜看不清,用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