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追踪 > 正文

法律真空制约发展 “酒后代驾”正在“摇摇晃晃”
2009-07-24 00:00: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法律真空制约发展 “酒后代驾”正在“摇摇晃晃”

 
 

 

 
冷热不均的“酒后代驾”

  喝多了只要打个电话,就会有位专职司机替你把车开回家,从而避免酒后车祸。这一被称为“酒后代驾”的新兴行业,自去年以来在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登台亮相。特别是5月1日起实行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重了对醉酒驾车的处罚后,“酒后代驾”越发地“火”起来。“公司每天的业务量从开业之初的五六单增加到现在的十几单。”北京一家“酒后代驾”公司的经理对记者说。
  在另一些城市,“酒后代驾”则境遇清冷。
  据报道,“酒后代驾”在西安几乎是一片冻土;福州的酒楼经营者对此反应冷淡;扬州市自去年出现“酒后代驾”公司后,至今没有一笔生意;温州一些汽车租赁公司虽然经常接到要求提供“酒后代驾”的电话,但是,两年多来,他们一直不敢伸脚试水;而在哈尔滨,该市首家“酒后代驾”公司在惨淡经营一年之后,不久前关门了。据公司经理介绍,一年间,他们只接到十几单生意。

  法律真空制约“酒后代驾”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新兴行业冷热不均呢?
  记者随机采访了二十几位车主,只有3位表示真遇酒后无法驾驶的情况会选择代驾,其他人则一致回答“不放心”。把自己的命和车统统交到陌生人手里,谁心里都有几分担心,如果代驾车辆出了事故谁来负责?闯了红灯又该扣谁的分?车内物品丢失谁来埋单?
  据了解,面对“酒后代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没有任何行业标准和规范可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也是这项业务在全国各地冷热不均的主要原因。一些消费者侥幸相信不会发生“情况”而选择这项业务,一些人则踯躅不前。

  “酒后代驾”市场有点乱

  据北京某“酒后代驾”公司的何经理介绍,法律的缺失使得这一行业入行门槛很低,几乎是有驾照就能代驾。正因为此,目前开展“酒后代驾”业务的机构可谓形形色色。
  一种是以此为主业、在工商部门专门注册的代驾公司。这类公司在经营中力求正规,他们或自己请律师制定送车服务质量管理规范,或照搬同行的作法,一般会与顾客签订由公司制定的《酒后代驾送车服务协议》,约定出现车辆损坏、财物丢失、交通事故等情况的解决方案。
  一种是酒楼、餐厅作为一种延伸服务提供的代驾服务。多由会驾驶的保安开着醉酒客人的车将其送回家。这种代驾是免费的。
  一种是一些汽车租赁和救援公司“友情”开展的“酒后代驾”服务。这种业务不是公司的主业,他们不做任何宣传,接受服务的对象都是公司的长期客户,基于双方平常建立的信任关系,代驾服务时也没有什么协议。收费比照正规代驾公司的标准。
  还有一种是“黑代驾”。他们多在宾馆、酒楼外面“趴”活儿,全凭代驾者与喝酒者的自愿协商,收费靠双方侃价。

  “酒后代驾”到底谁管

  作为一种补救措施,“酒后代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酒后驾车行为,可以使交通事故减少。然而,面对“酒后代驾”业务的兴起,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仍显空白。
  记者询问了多个城市的物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
  在服务价格问题上,物价部门表示,“酒后代驾”服务的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政府部门一般不进行干预。至于作为行业性的价格规范,上级部门也尚未出台政策。
  在治安管理上,公安局人士表示,对于酒后代驾的具体行为规范,国家尚无明确规定。如果在顾客接受代驾服务的过程中发生治安案件,可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对于交通安全问题,交警部门说,只要酒后代驾者上路后没有违反交通法规,他们就无法对其行为进行干预。实际上,酒后代驾是否规范和他们执法并无太大关系。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刘小明还特别指出,根据7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政府在这方面不会提过多要求。因为行业或企业内部对代驾公司的资质会有严格规定,一旦发生事故对代驾公司自己也是损失。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只要你拥有合法的机动车驾驶执照,就有资格成为代驾司机。
  工商管理部门认为,在法律上没有被禁止的经营行为都是被允许的,酒后代驾在经营范围上应属服务行业。至于具体的行业经营行为规范,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法规。即便在没有法规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仍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他们会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处理。
  如此看来,在代驾过程中处于“暂时弱势地位”的醉酒者或消费者一方若遭遇到权利侵害,要挽回其遭受的损失,其难度可想而知。
  刚刚关张的黑龙江省第一家“酒后代驾”公司经理阚晓明颇有感触地说:“除了工商执照外,我们再无其它证照,在公安、交通部门尚无法备案,想找个管理部门都难,更不要说什么资质认证了,找这样的公司连我自己都要打个问号。”

  “酒后代驾”在国外

  美国警察在处理酒后驾车肇事方面非常严厉。按规定,酒后驾车一经查出,不管是否肇事,驾驶者都要接受处罚,并且要被记录在案,汽车将被没收,经法院审判后决定具体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情节较轻者要缴罚款;情况严重者,其汽车会被公开拍卖,本人很可能会坐牢。所以,美国人在聚会时会自觉拒绝含有酒精的饮料。餐馆一旦发现有饮酒过量的驾驶员,会主动要求他乘坐出租车回家或打电话叫政府专用车送其回家,驾驶者的汽车则由餐馆代为保管。
  在汽车业发达的韩国,人们特别喜欢喝酒,但酒后驾驶的行为却很少;其中一个因素便是得益于许多公司从事的“代驾业务”。代驾公司通过汽车销售商、停车场、加油站等渠道,向驾车者自我推销。通常代驾公司的名片每个驾车者都人手一张,以备不时之需。一些代驾公司还会派出几辆汽车载着几位代驾人员在市区“巡逻”,如果有顾客预约,公司会就近安排人员前往帮助。代驾服务人员开着顾客的车送其回家,代驾公司的“巡逻车”就跟在其后;送达目的地后,代驾人员则返回“巡逻车”继续在市区“巡逻”。
  在澳大利亚,如果有应酬需要喝酒,没关系,只管喝,待到要回家时,只需打个报警电话,警察就会赶到,不仅不罚款,而且还会将所有的喝酒人送回家并将其车停好,然后交还车钥匙,临别时还再三地感谢喝酒人对公众安全的关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州:交通事故人员死亡1/4因酒后驾车
下一篇:发改委宣布29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