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市机动车数量即将突破300万辆
2007-05-25 00:00: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本报记者 贾晓燕  5月26日,北京市机动车突破300万辆,户均拥有0 68辆,这标志着北京进入了快速机动化的汽车时代。  北京的机动车在

本报记者 贾晓燕

  5月26日,北京市机动车突破300万辆,户均拥有0.68辆,这标志着北京进入了快速机动化的“汽车时代”。

  北京的机动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2300辆,1966年发展到2.8万辆,1978年,机动车拥有量也只有7.7万辆。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1997年2月,机动车达到了100万辆,北京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首都人民终于大步跨入了全面发达的汽车时代,这是首都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民生活富裕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北京市刚刚闭幕的第十次党代会所提出的“经济更加繁荣,城市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宜居”总体目标的重要标志。

  汽车走入家庭,那曾经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现在北京每1.46个家庭就拥有1辆小汽车了,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在首都已是触手可及的事情了。从改革开放初期家庭的“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新三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目前的汽车走入家庭,首都市民的家庭经历了从“机械化”到“电器化”,再到“机动化”三次质的飞跃,首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衣、食、住、行”是衡量百姓生活的标尺,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发展,“衣、食”对首都人民早已不是什么问题,“住、行”成为了当前一段时间首都人民追求的目标。

  加大财政投入

  倾力打造“百姓”交通

  在解决市民“行”的问题上,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十五”期间投入1000亿元,“十一五”时期的投入增到1500亿元,增长50%;另一方面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等各个方面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编制完成了《北京交通发展纲要》,制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大战略决策,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实施疏堵工程……尽最大可能为市民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1993年到2003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达1219亿元,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5.32%。其中,“九五”期间交通建设投资总额比“八五”期间增加了3.5倍,达到6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八五”期间的3%上升到5.97%。2003年,交通建设投资总额2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67%。其中从1999年至2003年的五年间,市政府投资100亿元发展轨道交通,地铁八通线和地铁13号线相继建成并通车运营,北京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迅速从54公里增加到114公里。近年来,市政府越发加大了地铁新线建设的投资力度,对新线资金的投入累计已经达到98亿元。有了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地铁建设随之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到2010年,市政府对轨道交通累计总投资将接近800亿元。

  改善路网结构

  提高整体效率

  北京市区(中心城)道路网经过长期建设,基本形成方格网与环路、放射线相结合的布局,但道路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势头。目前,市区人均道路占有面积仅为3.39平方米,市区道路面积率仅为12%,发达国家一般在30%左右,道路网容纳能力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针对以上情况,本市不断加快道路建设步伐,城市快速路系统由二、三、四、五环以及八达岭高速公路、京开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19条放射联络线组成,建成后总长度约280公里。目前八达岭高速公路、京开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万泉河路、京沈高速公路、莲花池西路、机场高速、京承高速、学院路、通惠河北路、东北城角联络线、丰北路等12条放射线已经建成,快速路总里程达到了232公里,实现规划指标的87.3%,这一系统是中心城范围道路交通主骨架,虽然其长度只占城市路网总长度的8%,但未来可承担城市日机动车交通量的50%以上。

  路网中相对较为薄弱的微循环的建设步伐更快。2003年以来,车公庄西延、白云路、五塔寺路、马家堡西路等一大批断头路被打通,南小市口路、东茶食胡同、政协东侧路等一大批城市次干道、支路建成。与此同时,西大望路、首体南路、圆清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全线贯通,4年来共建设城市主干道135公里,城市主干道总里程达到了955公里。

  断头路和微循环的打通,大大提高了北京整个路网的整体效率和通行能力。众多快速路的建成,使得北京路网中远距离交通有了更为便捷的出行通道,本市路网的结构大大改善。

  北京高速公路网系统由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京石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京通快速、京开高速公路、八达岭高速公路、京承高速公路(一、二期)、机场高速、京通京哈联络线、机场北线、五环路、六环路(已经完成大部分)等13条高速公路组成,全长600多公里。北京将通过这些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与全国各个省市建立起方便快速的联系。国家8.5万公里高速公路规划网中的“7918”的7就是7条首都放射线,分别是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目前北京市已全部建成通车。2010年前还将建设京平高速、京津二通道、西北货运通道、机场南线等高速公路,形成由中心城区向外放射,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900多公里高速公路网,推进市区与郊区、市域与城际交通一体化进程。

  随着一批批断头路的打通、一个个微循环的梳理,一条条城市主干道、快速路的完工,北京路网系统外延和内涵进一步完善,道路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路网整体功能日益突现。

  优先发展公交

  方便市民出行

  在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决定像治理大气污染一样分阶段治理交通拥堵,遵循标本兼治、建管并举的原则,从治标入手,为治本赢得时间。2004年至2006年实施了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第一、二、三阶段工作方案,针对市区范围内交通拥堵严重、社会反映集中的道路节点和路段,2003年至2006年累计投资3亿元共完成优化平交路口、桥下空间整顿、建设公交港湾、清理占路线杆等9大类1372个项目的疏堵工程,使路网局部通行能力提高了30%,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观测,小汽车的道路负荷是公共交通的5到6倍。在承担了相同出行量的情况下,小汽车却占去了道路资源的68.9%,而公交车只占10.2%。2003年的北京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仅为26%,小汽车的出行比例却高达23%。这种畸形的出行方式结构使得交通需求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世界各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共同之路。

  2007年1月1日,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大举措,确定了发展公共交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在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对地面公交系统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对公共交通施行设施用地、投资安排、路权分配、财税扶持的“四优先”政策,以期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

  目前,本市公交日运送乘客已达1500万人次,较今年1月1日改革前日增200多万人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果初步显现。为优化公交线网,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从2006年8月至今,在市交通委的统一组织下,共实施了五批线网优化工作,减少市中心区重复线路65条,调整35条,提高公交通达性,新开线路99条。为降低乘车拥挤,日增加运力1.2万车次,301条线路延长首末车运营时间,公布行车计划、末班通过时间。为提高运送效率,共减少重复设站2041个,长安街撤出线路26条,三环路撤出线路19条,二环路撤出线路10条,北京站地区撤出线路15条,北京西站地区撤出线路11条。

  针对中心城边缘地区部分小区公交线网覆盖不够的状况,先后开辟99条线路,方便了回龙观、

天通苑、望京、百子湾、万泉寺、
三环新城
等360余个小区居民的出行。东四环路外侧新建的百子湾小区今年4月新通了495路公交车,过去必须步行到四惠站换乘公交车或地铁的居民们现在走出家门就可坐上公交车了。通车第一天,小区好些居民高兴地结伴登上首发车到天安门广场去看升国旗仪式。

  对微循环路网欠发达小区,开辟公交支线衔接主干线。开辟495路(四惠站-百子湾家园东站)方便百子湾、金湖杭城、大成国际、沿海塞洛城的居民出行。开辟63路(丽泽桥-北京南站),解决柳村路、东管头街、东管头前街有路无车的问题。对道路、场站不具备公交开线条件的小区,克服困难,开辟小区公交支线。开辟三环英和医院至夏家胡同临线。三环新城建成后,没有配套建设公交停车、调头场地和调度用房,司售人员没有水电,市运输局、公交集团克服困难,积极协调丰台区政府、附近医院和小区物业,临时借用停车场,于2006年12月30日开通了三环新城临线,解决了三环新城、育芳园、北丰园、房家村居民出行。

  在调整优化地面公交的同时,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首条贯通南北的轨道交通大动脉,途经崇文门、王府井、东四等繁华商业区的地铁5号线将于今年9月正式建成通车,另有3项续建项目和4项新开工项目。此外,还要力争再开工2个项目。

  2008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由目前的114公里增加到200公里;2012年达到420公里;2015年,北京将建成开通共19条轨道交通,总里程达561公里,车站达420座,形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届时四环内的北京市民每走500米到800米就能找到一座地铁站。北京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也将由现在的30%提高到45%以上,其中轨道交通日客运量由现在的220万人次增加到800万人次以上,与地面公交各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一半。北京将迎来科学合理、出行相对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据统计,25%的交通拥堵是由于交通违法和

交通事故造成的。2006年轻微剐蹭事故(49.6万起)是2003年的2.2倍,是1997年的7倍。为进一步引导广大交通参与人养成良好的现代交通意识,遵章守法,本市开展了“行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路文明、服务文明、管理文明”为主题的六大交通文明实践教育活动。

  尽管在交通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上不断增加投入,但由于交通需求总量的急剧增长及需求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城市交通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北京交通发展既面临世界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小汽车交通需求过度膨胀,与城市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初显成效,但公共客运系统基础还相对薄弱,特别是轨道交通承担日常出行量的份额少,地面公交系统结构单一,难以充分满足日常出行的多样性要求,管理和服务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刚刚闭幕的中共北京第十次党代会,把着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作为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各相关部门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智能体系,提高交通文明意识,全方位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为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提供交通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300万是一个新的起点,它是北京市民幸福的汽车时代的标志,标志着向富裕文明新生活的迈进。北京有信心、有能力迎接这一新的挑战!

  用科学发展的方法应对300万辆机动车

  -毛晓刚

  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即将突破300万辆。一座1500多万人口的城市,平均每五个人就拥有一辆机动车,这样的机动化程度已步入世界领先水平。在这样一个标志点上,尤为需要我们以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科学的眼光进行认识与思考。

  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机动车保有量为2300辆,1978年约为7.7万辆,1997年2月达到100万辆,2003年8月达到200万辆,现在则站在了300万辆的门槛上。从历史数字的增长变化中我们不难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辉煌的成果。可以说,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是北京经济繁荣向上、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一个标志,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日益迈向国际城市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生动反映。

  北京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加速期。今后五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从6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跨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汽车消费是支撑北京完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汽车消费的巨大需求,必然刺激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首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发挥不容忽视的拉动作用。

  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既给首都经济更加繁荣带来新的机遇,也给城市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些现实难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归根到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靠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释放这一机遇所蕴含的能量,更好地化挑战压力为发展动力,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需要我们更多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

  缓解交通问题必须与发挥发展、规划、运行、管理、服务的职能联系起来。在这个问题上,城市管理者已经确定了明晰的发展思路和方略,那就是民生为重,坚持优先发展公交战略。从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大规模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公交路网,引导和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解决交通问题,不仅要靠加快发展、靠加强建设,更要靠科学管理、靠人性化服务。毫无疑问,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对我们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提出了更新要求。我们不仅要以科学的精神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从提高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上挖潜力、要效率,同时要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文明出行,提倡每月少开一天车,使广大市民在参与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当京城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的时候,就曾有人担忧不已,但事实上,通过政府部门加强管理与服务和全社会的努力,北京的交通依然保持着正常状态,北京经济社会依然保持了快速稳步健康发展的势头。今天,我们站在300万辆机动车的标志点上,北京还将继续发展,而我们也一定有能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面对未来,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我们充满信心!RJ19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公安部十六条便民措施
下一篇:公安部针对酒后驾车违法行为部署专项整治工作

分享到: 收藏